近来在与国内某知名品牌的保险公司,洽谈其分公司成立5周年的胸章制作项目,其间所困惑的不是设计师的设计水准不上档次、也不是企划人员的文案不佳、更不是采购人员的不负责任态度,而是:
――――优秀设计师的杰出作品,都是被枪杀在个别决策者手中。
这也是国内诸多企业为何走不出国门的原因之一吧。
大凡国内公司的运营体制都是这样,几年下来,笔者作为专业从事胸章、徽章、纪念胸章等铭牌产品加工制造者,深知设计师的艰辛与策划文案人员的苦衷:
上联――你说行、领导说不行、行也不行。
下联――你说不行、领导说行、不行也行。
横批――不服不行。
每每当那些设计与策划、胸章与徽章的主创或者参与人员,与笔者诉说其倒不完的服从理念时,就会让人想到凡高的作品。
所谓现实与理想之间有差距、实际生产加工又与设计理念也有区别和冲突。
冲突一:胸章制作的目的
决定制作这批胸章,追求的是胸章的使用功能还是促销,或者说赋予这枚胸章其它的特殊意义。
冲突二:制作胸章的材料
明明需要金属质地才能表现出设计师或整个胸章的完美性,但,决策者却一定要用非金属材料。
冲突三:定制作纪念胸章的意义
定制这款胸章或纪念章,不是用来只是达到某种方面的好看、观赏性,而是胸章本身所蕴涵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包括企业所走过的创业历程等。
冲突四:胸章生产的工艺
牛头马面式的做法,实属难为,特别是在铭牌产品中的胸章制造行业,决策者根本不了解胸章的制作工艺,冲压的做法拼接上其它不适应冲压胸章的做法,太不合实际了。
冲突五:定购胸章的成本
只是为了两行小小的字,更多时候只是为了有个公司的名称,就会付出巨大的胸章制作价格,可又舍不得为之买单,难道,真的只为了个别决策者的个人喜好吗?
哎,难怪,公司是人家开的嘛!
冲突六:纪念胸章的比重
这里提及的比重,不是胸章加工材料上的比重,而是胸章在公司或企业某个整体活动中所占有一席之地的比例与比重,胸章的重要与不重要性,一枚小小的胸章或纪念胸章,您对其报有的想法太多了――胸章累、定购胸章与制作胸章的人,更累!